“How China Could Change the World By Taking Meat Off the Menu?”,“(我们)把中国人菜单上的肉撤下来,会怎样改变世界呢?”这是美国《时代周刊》网站1月22日的一篇文章的标题,文章讲的是中国畜牧业及温室气体排放的气候问题。
人家英文标题的主语好像是China中国,意思是中国人自己要自觉点,自己动手把菜单上的肉给撤了,少吃点肉改变世界。美国人说这话好像不好意思似的,非说是中国人要自己撤(美国人在中国搞什么环保NGO组织诸如绿色和平、野生救援等,拉上中国一堆什么明星,来搞什么蔬食项目拍公益广告,怎么没见他们在美国本土搞一搞呀?)。美国人做都做了,就别不好意思了,那中文就干脆翻译成把字句吧,主语是括号里的“我们”,是指美国人,美国人要把中国人菜单上的肉给撤下来,美国人要中国人少吃肉来改变世界。
人家文章的逻辑呢,是这样的:
大前提:温室气体排放造成气候问题,畜牧业排放温室气体占比很大。
小前提:中国人吃肉太多,中国畜牧业排放温室气体特别多,是中国人造成气候问题。
结论:中国人少吃肉或者不吃肉,可以解决气候问题,改变世界。
在网络上读了不少批驳这种强盗逻辑的文章,大部分落脚点是在“Change the World”上面,认为吃肉多的是美国人,人均食肉量全球第一,美国人还大量浪费食物,美国人主要吃牛肉,牛吃饲料转化成蛋白质的比例,比中国人常吃的猪要少,但排放的温室气体却更多,所以应该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少吃肉来改变世界。无疑这些文章的批驳当然都对的。但这里要说的是,美国人自己是不会减少吃肉的,美国人自己是不会减少食物浪费的,美国人自己是不会来解决什么气候问题的。可能确实能改变世界的,还是得中国人来,但不是什么中国人少吃肉,而是中国人让美国人少吃肉(少浪费食物)。为什么脑洞要这么开呢?且先看下去。
【一】
八大菜系与汉堡包
我们读美国人这个文章的标题的落脚点就先放在“Taking Meat Off the Menu”上面,而不是在“Change the World”上。何必要进入美国人的预设阵地呢,是吧?
要撤掉中国人的肉菜,为公平起见,美国人也撤点肉菜,行不行?中国人菜单上的肉菜样数多,美国人菜单上的肉菜样数少,中国人多撤点,美国人少撤点,总行吧?美国人不讲武德,我们中国人还是讲武德的。
中国人菜单上的肉可多了,美国人要怎么撤法呢?就先缩小范围吧。中国人人口太多,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们就保留吃肉的权利吧,让汉族来。汉族的肉菜也太多了,就从主要菜系里面撤吧,就从八大菜系里面撤,每个菜系里面先撤两三个,总共24个。八大菜系里每个菜系的肉菜都很多,怎么挑三道肉菜出来还真是个难事儿,不管了,就拿着导游考试的教材里随便挑吧,找最有名的撤。当然美国人也得找最有名的撤。
川菜,美国人说不让四川人吃鱼香肉丝、水煮牛肉和宫保鸡丁了,四川人答应么?
鲁菜,美国人说不让山东人吃九转大肠、油爆双脆和香酥鸡了,山东人答应么?
粤菜,美国人说不让广东人吃烤乳猪、东江盐焗鸡和潮州牛肉丸了,广东人答应么?
苏菜,美国人说不让江苏人吃蟹粉狮子头、羊方藏鱼和三套鸭了,江苏人答应么?
闽菜,美国人说不让福建人吃佛跳墙、同安封肉和荔枝肉了,福建人答应么?
浙菜,美国人说不让浙江人吃糖醋排骨、东坡肉和金华火腿了,浙江人答应么?
徽菜,美国人说不让安徽人吃一品锅、徽式红烧肉和火腿炖甲鱼了,安徽人答应么?
湘菜,美国人说不让湖南人吃辣椒炒肉、冬笋腊肉和湘西酸肉了,湖南人答应么?
注意哦,上面的菜单里面可是猪肉、牛肉、鸡肉、鸭肉都有的哦,甚至还有羊肉、鱼肉、甲鱼、海鲜哦,而且中国人不浪费猪内脏,不像美国人号称不吃内脏浪费食物这么无耻哦,上面好几道菜都含猪内脏,甚至是主要就是猪内脏哦。够给美国人面子了吧。
好了,现在轮到美国人了。有好事者总结说美国人也有六大菜系,分别是:Pacific太平洋沿岸菜系、Southwest西南菜系、Cajun 路易斯安那菜系、Soul Food南方黑人菜系、New York纽约菜系、New England新英格兰菜系。好家伙,一听这名字、这菜系,好像哗哗啦啦的要有一连串数不尽的菜名出来呢,结果一查美国人的人口构成,法裔、意裔、日裔等人口都少得很,这一堆绝大部分都是美国少数民族的菜呀。又不讲武德了,这好么?这不好!美国人少数民族吃肉的权利也还是保留吧。
美国人口3.32亿,主体是白人,占80%,按族裔分,主体是德裔、爱尔兰裔、非洲裔、英裔和墨西哥裔等,合计差不多占40%-50%。算了,不管了,就按50%来算了,便宜美国人了,那就是1.66亿。我们汉族应该有个13多亿吧,差不多就是1.66亿的8倍。汉族减了24个肉菜,美国人主体人口就减3个菜喽,可以吧?最有名的最能代表美国文化的肉菜应该就是汉堡包和热狗吧?哦,再加上一个火鸡?美国人今后这1.66亿人就不能吃汉堡包、热狗和火鸡了,他们能答应么?
什么?美国人有不同风味的汉堡包、热狗和火鸡?哦,美国人又不讲武德了是吧?我们粤菜师傅说,来广东吃鸡,每天吃一种做法,可以连吃一个月不重样,美国50个州有50种火鸡的风味做法么?要不要试一下一年365天来中国吃鸡,吃遍全中国365天不重样?美国人要不要不吃汉堡包、热狗和火鸡,跟中国人一起来解决气候问题,一起来改变世界?
【二】
多样性与系统性风险
美国一个连主体民族建构都未完备的国家,居然说要跟中国人聊菜单,要撤掉中国人菜单上的肉?不知道美国《时代周刊》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无知呢?还是无知呢?还是无知呢?是不是真无知,不知道,但绝对是真的坏!
为什么美国人要这么坏,把自己做过的坏事甩锅给中国人呢?明明美国人这么点人口,人均吃肉全球前列,人均浪费食物全球前列,人均碳排放全球前列,人均破坏气候破坏环境全球前列,为什么还非要处心积虑地把造成气候问题环境问题的锅安到中国人头上呢?为什么美国人要暗戳戳地隐掉那个小前提,不明讲那个小前提,专在中国搞环保宣传,让不明真相的部分中国人片面以为是自己吃肉多了会造成气候问题呢?为什么不光明正大地对照讲一讲美国人吃肉更多,浪费食物更多,造成气候问题环境问题更多呢?为什么要打着环保这种旗号搞这种宣传,把自己装得伟光正,把自己装得理中客,把里子和面子都要了,当了婊子又要立牌坊呢?
也许,没有这么多为什么,不过是他们的常规操作罢了,人家日常就这样,不只是针对中国人,美国人甩锅、还“虾仁猪心”的历史罪行,用罄竹难书来形容也不为过。诸如回形针、大象公会、著名公知等等,常规操作也是如此,日常善于隐藏小前提,日常善于打着自己科学、皿煮、仁拳、自由、平等、环保等旗号,让不明真相的群众以为他们伟光正、理中客。针对全球性问题,却片面地只讲是中国人的问题,而不讲美国人的问题,片面地只讲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不讲发达国家的问题,这是什么理性?这是什么中立?这是什么客观?难道美国人不是地球人?
也许,这样的解释是不够的,还要开一层脑洞。前面拉着美国人比菜单的目的就在于此。中国人的菜单是如此之丰富,原因何在?无他也,正是笔者前文《都江堰与非洲》一文中所指出的,中国人讲究“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国人的八大菜系的形成有多长时间呢?二百年?三百年?五百年?五千年?湘菜、川菜等菜系常用的辣椒传入中国也不过是明朝的事,真正进入中国人的菜单也不过清朝乾隆年间的事。也就是至少可以说,八大菜系中川湘两个菜系中繁盛的现代辣味民间菜要形成也不过就二百年左右。辣椒与中国人一结合,“二生三”人菜合一,进而衍生出这么丰富的川湘菜系中以辣为主的民间菜品,“三生万物”,形成如此繁盛的多样性。
而美国人呢?美国人号称是建国已经快要二百五十年了,但一个完整的主体民族建构都未完成,现在还整天玩弄身份政治,挑拨族裔矛盾,以缓解其阶级矛盾,避免形成阶级造反。这种只会“一生二”,不会“二生三”的做法,何日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主体民族?何日能“三生万物”形成丰富的美国主体民族的菜系?玩了这么多年,就搞出一个相对共同一点的感恩节吃火鸡的文化?他们在那感恩上帝了,死去的印第安人却灵魂四处游荡?把印第安人赶走了,杀光了,抢了土地,自己种上了粮食、种上了作物、养上了火鸡,丰收了一起吃火鸡,却把这些美化成感恩印第安人?是感谢印第安人都死了吗?美国人有没有和印第安人“二生三”结合起来衍生出丰富的菜品?丰富的文化?那怕是墨西哥人的“亡灵节”都比美国人的“感恩节”的文化内涵丰富得多,那是因为西班牙人与印第安人结合形成的墨西哥人主体民族的建构比美国人完整得多。眼中容不得其他族群,何来的菜品丰盛?何来文化的多样性?
讲这么多就是强调一个事实,即美国多样性匮乏,一致性泛滥,这是美国这个国家、社会和文化的一种结构性缺陷。美国在南北战争结束后,工业化极度迅猛,这种工业化成就了“暴发户”美国。但工业讲究的是规模,工业讲究的是效率,工业产品千篇一律,工业文化千人一面。美国在主体民族建构都尚未完备的情况下,极速工业化的一致性冲击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空有这么广大的疆域,餐饮工业化,却只能让大家记住汉堡包、热狗和火鸡;农业工业化,以这么多的耕地却化肥农药满天飞,大农场生产的单位面积产出相当低效;文化工业化,好莱坞以高科技加持特效,流水线化生产剧本,虽然电影票房收割全球,但看多了就知道常常可以看十分钟猜透剧情。
美国这种多样性匮乏和一致性泛滥是深入美国基因的,这种基因也造就了美国的极度缺乏安全感。美国那怕再强大,它的历史也只经历了从崛起来到霸权,还未经历过从霸权到衰落,而不像中国已经历过多次这样的历史轮回。美国一旦碰到对其霸权的挑战,这种多样性匮乏和一致性泛滥的结构性缺陷带来的极度缺乏安全感,使得它可能在无法挽回自己的衰退时,就越是要向外部世界来弥补或把外部世界拉上给它垫背,总是内部问题外部解决。
我们知道美国人玩金融玩得溜,金融上讲“三性”,即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安全性永远排第一,所谓安全性就是风险性,就是不安全感。金融最怕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的根源在于一致性,股票每一股都是一致的,基金的每一份也都是一致的,期货合约也是标准化合约,金融市场虽然多种多样,金融产品也是花样繁多,但它们的存在同样是基于一致性,基于相互间的流通性、可转换性。一旦某个点或某个环节发生一点问题,如果各市场间没有阻断机制,必然非常容易传导放大至整个系统,进而可能造成系统性问题,爆发金融危机。
这里要讲的是,美国可能存在一种“文化系统性风险”,这个概念可能是笔者的一个发明,不知道有没有其他人讲过。这种“文化系统性风险”的根源,在于美国尚未完成主体民族的建构,尚未完成“二生三”,快速工业化导致的多样性匮乏和一致性泛滥,造成了这种文化系统性风险,而快速金融化的去工业化过程,又进一步放大了这种文化系统性风险。正如本文前面所提到的中美菜单对比,把中国人菜单里的那24道名菜拿掉,中国人还有一大堆美食名菜和各式各色的小吃可以吃,但把美国人的汉堡包、热狗和火鸡拿掉,美国人就基本找不出什么象征性文化特点的菜品了,就要面对文化系统性风险,可能就要爆发文化危机了,可能就不存在所谓的美国人了,而真的只有英国人、德国人、非洲人等等了,而所谓的美国,就真的要散了。这种不安全感、文化危机感可能是我们吃着各式菜系美食的中国人难以想象的。
缺乏安全感的人一般会怎么做呢?当然是寻求安全感喽。但安全感又何来呢?安全感的获取,不过是减少自身的风险罢了。那怎么减少自身的风险呢?无非是分散风险或转移风险呗,风险又无法消灭。分散风险搞投资组合,这个美国人搞了,既对内部搞也对外部搞,由于内部多样性匮乏,对内搞分散风险没什么卵用,更多的是向外部搞分散风险,向外分散国内矛盾。但真正做得最多的是转移风险,转嫁矛盾。把它的矛盾转变成你的矛盾,你弱了,哪怕它原地不动,相对地,它就强了,它自身的风险当然就小了或缓解了。这也正是美国人的《时代周刊》之流发那种文章的原因所在。这个苏联中过招、日本中过招、欧盟中过招,当然中国人必然也是中过招的。但为什么美国人的这种招还屡屡能得手呢?别急,继续往下看。
【三】
东南亚收了美国垃圾
我们再看另一个叙事。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严禁“洋垃圾”入境作为年度重点工作。2020年9月1日,修订后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2020年11月24日,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有关事项的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公告》明确,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禁止我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
2020年中美货物贸易额高达5800多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8%。但有一个事实可能很多人想象不到,那就是在仅仅十多年前,美国人出口中国的产品中排在前三位的知道是什么吗?分别是废铁、废铜和废铝。当年为了加入WTO,美国对我们提出了各种苛刻的条件,其中有一条就是我们要无条件地接收发达国家的塑料及进口垃圾。
我们实施上述洋垃圾禁令后,情况才得以缓解。2017年我国固体废物进口总量4227万吨,2018年为2263万吨,2019年为1347.8万吨,2020年至11月15日718万吨……直到今年要全面禁止。
那么我们禁止了,美国等发达国家产生的垃圾减少了吗?当然不可能减少,而且只会增加。那么他们的垃圾大都去了哪里呢?答案是东南亚。东南亚成为了洋垃圾新的填埋场,主要去往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国,2018年东南亚国家的废塑料进口量较2016增长了171%,总量由83.7万吨上升到了226.6万吨,废铁、废铜、废铝等货物的进口数量也一直在增长。
那么之前的中国以及现在的东南亚为什么要进口这么多垃圾呢?当然有人可能会说,这些垃圾还可以废物再利用呀,把这些垃圾“变废为宝”就需要人来干活呀,就可以拉动就业呀,当初在中国生存得好好的可再生资源公司,不是跑去东南亚国家拉动了当地的就业么,他们自己选择的呀。但这是原因么?这是结果,不要本末倒置了。美国人、日本人、英国人怎么不自己去“变废为宝”拉动就业呀,他们不是也好多失业人口么?
其实,中国与东南亚要进口垃圾,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要向中国和东南亚倾倒垃圾,其中的原理是相通的。当然,不排除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产业链更高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处于产业链的最底层这一原因。但是,更通俗地想一想,既然这些垃圾可以再变废为宝,说明它们本不是垃圾,它们之所以能成为垃圾,美国人之所以把它们视作垃圾扔掉,之所以能产生这么多垃圾,就是因为它们太便宜了,太多了,扔了也不可惜,而在中国人、东南亚人看来它们相对而言还是挺贵的,扔了怪可惜的。美国人用美元买一个苹果手机,好便宜的,随便换,坏没坏随便扔,而中国人买一个苹果手机,好贵的,宝贝得不得了,屏幕都没碎怎么好意思随便扔掉?
换句话说,就是美元的购买力,英镑的购买力,欧元、日元的购买力,比人民币,比东南亚国家的货币要强得多。咱们觉得贵的东西,在他们面前,各种商品都太便宜了,他们可以随便扔。这也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仅以16%的人口,却产生了全球34%的垃圾的一方面原因所在。他们浪费食物、浪费商品的成本太低了。如果以美国人现在的收入水平,100美元买一个热狗,1000美元一个汉堡包,10000美元一只火鸡,美国人还敢随便扔食物吗?他们扔得起吗?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他们的货币就购买力这么强呢?2008年金融危机后,他们不是搞量化宽松大量印钞,这次新冠疫情一来,他们又是开动印钞机,川普去年一年发了3万亿美元,这不,拜登才上台几天呀,就又要全民发钱了,说是要印1.9万亿美元,两个加起来5万亿美元了,世界上有几个国家的GDP能达到5万亿美元,而且是在仅仅两年时间内。这么个印法,他们的票子不应该早就已经毛了吗?怎么物价就没怎么涨呢?其实涨了,只不过没有涨在他们身上,而是涨在了中国人身上,涨在了东南亚国家身上。
【四】
负利率与美元垃圾
那么为什么美国人印钱,物价房价却涨在中国人头上呢?因为美元是全球储备货币,各国间做生意贸易结算大部分都是用美元结算,石油等大宗商品基本都是以美元来定价,美国人吃穿用度大部分低价廉价可贸易品都是中国、东南亚等国老百姓辛辛苦苦生产出口给他们的。中国人出口各类商品给美国,换回来的是美元,中国出口商手里拿着美元,又不能在国内用美元,不能用美元给工人发工资,不能用美元采购原材料,就只能到银行把美元换成人民币,银行又得把美元交给央妈(外汇管理局),去跟央妈换人民币,央妈拿到美元又把一大部分拿来买美国国债。央妈的人民币怎么来的呢?央妈自己印的。这样为了稳住人民币汇率,我们出口得越多,换回来的美元就越多,那就得印越多的人民币出来。人民币印得越多,自然中国人的物价就涨得越多,政府要压着吃穿用度的物价不涨,那房价就得涨(为什么物价不涨房价就得涨又是一个大问题,这里就不展开说了),这样人民币就越来越毛。当打工人的工资上涨的速度跟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或房价上涨的速度,就会感觉商品越来越贵,房子越来越贵。即便压着吃穿用度的商品不让贵,但买了贵了的房子,手里现金就少了,自然买起其他商品来也就要觉得贵了。
就这样美国人可以无限印钞,美国人的物价不怎么涨,中国人的物价房价却蹭蹭地涨。就这样美国人可以买到便宜的各种商品,一点也不觉得贵,自然不会像中国人那样这么珍惜,他们随便扔东西、浪费食物也就不奇怪了,自然就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垃圾。就如2020年中美货物贸易额同比增长超过8%,中美贸易战和新冠疫情压力下,双方货物贸易额还能增长这么多,这中间是不是有美国人印钱发钱的一份功劳?大把美国人没了工作照样有钱买中国货,干嘛要珍惜?大手大脚地清空亚马逊的购物车多爽呀?干嘛要停?
他们可以轻松印钱出来,他们可以做着高端产业,他们可以悠哉悠哉地敲着键盘喝着咖啡,何苦要去干苦哈哈的“变废为宝”的“垃圾活”呢?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人各种环保NGO组织要在中国宣传他们口中的环保,他们就是要让中国人节衣缩食多搞环保,要让中国人相信中国人口多造成环境问题严重,这样好方便他们继续过着暴殄天物的生活,中国人少产生点垃圾,他们就可以多产生点,他们也是知道地球的环境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这一点他们太清楚了。让中国人真环保,他们自己假环保,嘴上说一套,手上做的是另一套。
但美国人印钱的速度似乎是超过了其进口增长的速度的,也就是说印出来的美元是比流出去的美元多的,那么没有流出去的美元去了哪里呢?废话,当然是留在美国国内了。但是多了这么多美元,既然他们国内物价没怎么涨,那么是什么东西涨了呢?中国是压着物价,涨了房价。美国是物价不涨,股价涨。2008年美国首富的身价是六百多亿美元,这才几年啊,现在就来到了快要两千亿美元了,太速度了吧?美国普通人的工资涨得有这个速度吗?当然没有喽,不然那帮红脖子干嘛要拥戴川普造反。
那么美元是怎么进入美国股市的呢,美国央妈美联储又没有直接把印出来的美元交给各公司或老百姓?其实主要是美国财政部发行了美元国债,用美元国债去把美联储印出来的美元换走了,因为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大家都认,美国人进口花出去的主要是美元,出口收回来的主要也是美元,与美国进行贸易使用美元结算且用本币锚住美元的,在美国看来,就相当于是其境内贸易。美国贸易换汇规模就小,外汇储备规模就小,这样多印出来的美元就只得由财政部用国家债券去换走(当然其中有一部分美元国债是其他国家的央妈拿着手上的美元来换走了,毕竟美债还是有点利息的,危机来临时是重要避险资产)。而美国财政部拿到美元后又通过各种财政项目开支把钱交给了各公司,各公司通过薪水、奖金、分红等发给高管和普通员工及股东,当然高管、股东发得多普通员工发得少,发完薪水、奖金、分红和各项开支之后有多的,就去回购公司股票,炒高股价了,公司股东、高管当然是巴不得股价高的,因为业绩跟股价挂钩,股价高了薪水奖金分红就多了嘛。而美国普通老百姓,因为物价低,吃穿用度也花不了几个钱,有多的钱就投到股市,反正股价涨得快,把资产主要放在股票上,自身资产增值当然也就快,何乐而不为。这样就形成一种正循环,美元印得越多,股价就被炒得越高,首富的身价就越来越高,美国老百姓也越愿意把资产放在股票上,而随着股票资产增值越来越高,吃穿用度的价格相对来说就会越来越觉得便宜,浪费也就会越来越严重,产生的垃圾也就越来越多。
其实,这里可能要反过来想,他们要维持这种低利用高浪费的奢侈生活是原因,所以才会要炒高股价,炒高了股价才会有高工资高奖金高分红。为了炒高股价,就得多发债券多借钱。财政部作为支出单位又不能自己印钱,在税收收入增长有限的情况下,入不敷出,所以才要发行国债借钱,从美联储那里换美元。也就是说美元的超发是结果,而不是原因。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要合伙操作才能维持起这个局面,一个发国债一个印美元,当然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都只是台前表演的,背后其实是华尔街那帮金融大佬。金融资本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当黄金这个锚,束缚住用来维持他们低利用高浪费奢侈生活的工具美元时,就要果断抛弃黄金与美元挂钩,进而有了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从此金融资本如脱缰的野马,恣意疯驰。美国人还装模作样地搞个什么债务上限,用美国国债来束缚美元是何其可笑,把外面人看得一愣一愣的,还以为是真的。
有一个问题是,美国财政部发行的美元国债,本质不就是借钱的欠条么?欠钱总是要还的吧?借这么多钱总该计点利息吧?美国人又不只是向自己的美联储借了钱,还向外国人借了钱,中国人、日本人、东南亚各国手上都有他们的债券,利息要怎么算呢?
其实,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欧洲国家和日本等已进入了负利率时代,表现为国债收益率曲线15年期以内的名义收益率都跌到了0以下。而美国虽然仍保持着正的利率,但利率水平也是在非常接近零的水平徘徊。其实也就意味着美国人虽然借钱借得多,但实际要还的利息却并没有增加多少,也就是说只要能维持住这种局面,借新债还旧债,他们的借钱游戏可以持续地玩下去,相当于借钱是可以不用还的了。但这也带来另一个局面,就是越借越多就使得他们政策工具箱里可选的用出来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工具越少,一碰到经济困难基本就只有一招,加紧发国债印美元,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美国的多样性进一步匮乏。没得选了,就只得玩印钱这一招了,就跟没得其他菜可选一样,只能吃汉堡包只能吃垃圾食品了。
这就是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各类资产价格暴涨的原因。比如比特币的价格,已经突破了4万美元一枚,2020年一年涨了四倍。难道真的是比特币的实际价值涨了四倍吗?我们知道比特币的数量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比特币存在稀缺性,即比特币的实际价值应该是差不多固定的,而美元是可以无限印的,那么比特币以美元计价涨四倍,实际就意味着美元自己是稀释了四倍,单位美元的价值降低了四倍。这么短时间内价值降低了四倍,不就跟垃圾一样了么?美元实际上本身是在越来越垃圾化,美元早就不是什么美金了。导致这一趋势产生的原因,就是多样性的匮乏,可选择性减少,是美国自废武功的一种表现。
正如美国人为什么不搞灭活疫苗一样。因为他们没得选择。灭活疫苗的生产需要生产企业具备生物安全三级防护标准。建设量产级的灭活疫苗所需的生物安全三级防护标准生产工厂他们没有,培养新冠病毒还需要细胞培养的全套设备试剂,穿戴好层层防护进去干活,又真的是非常非常辛苦的事情。没有P3生产车间就意味着没法快速扩大生产,而且投入大代价建P3生产车间,等新冠疫情过去了后面又不一定能用上,毕竟这个疫苗未必会未来会年年打,那么P3级的疫苗生产工厂的建设成本就很难均摊,进一步提高了疫苗成本并限制产量,那就还盖它个毛的灭活疫苗工厂啊。他们不愿意干这种成本高的苦活累活脏活,他们更愿意赚更轻松的美元。这样就再次要面对多样性匮乏,可用选项少的问题。疫苗生产是这样,疫情防控举措也是一样,把什么都交给市场了,缺少像中国这样的在市场机制之外的另一套举国体制的可选方案,面对新冠疫情的大规模危机时就只得任由其发展了。
【五】
第二岛链与航空母舰
那么美元这种垃圾为什么全世界还都要用呢?再这么印下去美元会不会也成为他们扔掉的垃圾一样,大家都不要了呢?答案是恐怕不能。因为美元背后站着的,实际是强大的美军。谁要不用美元,美国人就打谁。欧元刚出来的时候,大有取代美元之势,于是美国人就在欧洲打了科索沃战争,此后欧元就再无挑战美元之力。当年,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说他们的石油贸易不用美元了,改用欧元,美国人就打了伊拉克战争,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而当利比亚说他们的石油贸易连美元欧元都不用了,改用黄金,那美国人和法国人就一起把卡大佐给打了,然后就又没有然后了。所以全世界都认美元,大家都要美元垃圾,并不是大家都发自内心的,主要是美军拿着枪顶着脑门逼的。
而美军背后所站着的是美国的高科技,高科技的产生来自于高科技的人才,而高科技的人才是由给到位的美元福利和美国宽松的科研环境及完善的科研体制等等所吸引来的,他们有技术创新就创立新的科技公司,而科技公司的产品卖得好,就收割全球,股票上市,炒高股价,进而又要印出更多的美元。这样就形成一个美元-美军-美国高科技-高科技人才-高科技公司-美股-美元的正循环,越是多用美元就越强化这种循环。
其实,如果把美元看作一种商品,中国从美国进口最多的其实是美元,而不是芯片之类的实际货物,中国存在较为严重的美元依赖症。禁止美国垃圾容易,禁止美元垃圾却不是那么容易。想不当美国人的打工人要怎么办呢?
实际上可能同样是要从美元体系的多样性匮乏为突破口,针对性地发挥我们的多样性优势,因为我们人口多、市场大、政策空间大、可选政策工具多。首先是要增强内循环,激发国内市场需求,减少对出口的依赖,这样就少收进来美元。其次是维持人民币稳定的前提下适度升值,增强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信任度,以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贸易结算用人民币多了自然用美元也就少了。再次是适度减少美元外汇储备,将美元储备通过多种途径分散出去或转化成实体资产。诸如此类措施可以减少自己对美元的依赖,但前提是要保证在产业能够升级、经济发展能够持续、人民群众能够支持的前提下实施。
但真正的较量可能是让其他小国弱国也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他们也跟着不用少用美元垃圾了,那么美元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很可能要爆发。但他们要看的可能就取决于我们与美军的较量了,谁赢了跟谁走。中国赢了,顶在他们脑门上的美军的枪就该撤了,美军赢了,那可能就还得继续忍着。就像电影《让子弹飞》里,姜文光嘴里“喊着枪在手跟我走”是没用的一样,而是在姜文把假的黄老爷公开处决了,老百姓真的以为黄老爷死了输了,而姜文这个县长赢了,大伙才跟着一起去拆了抢了黄老爷传了五代的家业。所以当真正的敌人明确了,就要把朋友们都团结过来,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毕竟得民心都得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军事上的较量,既然美国作为海权霸主,那么中美谁赢谁输可能就取决海上的较量了。海上较量的输赢判断点在哪里呢?这里猜测可能是在美军在西太平洋的第二岛链,即中国海空军力能够常年前出到第二岛链外,而一旦爆发战争,美军在第二岛链内没有任何的生存机会。如果能实现这样的战略对比,基本上就可以判定中赢美输了。海上力量的前出主要依靠力量是航母舰队和战略潜艇,空中力量主要依靠轰炸机和战斗机等,当然更不能忘了火箭军等战略力量覆盖。这些年似乎可以看到我们的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隐身轰炸机等体系即将大规模进入军中服役,就相信这一天的到来不会太远了。
但是不能忘记的是军事力量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水平的提升,军事领域的较量最终要落实到科技能力的较量上。美国人也正是清醒地知道这一点,所以才要打击我们的华为、禁止向我们出口芯片、制裁我们所有与军事技术有关的公司、大学等机构。他们越是要限制我们科技力量的发展,我们就越是要大力发展高科技,他们越是要向我们输送美国垃圾,要我们使用美元垃圾,我们就越是要禁止美国垃圾,减少使用美元垃圾。
总结一下就是,美国人由于主体民族建构都不完备,所以多样性匮乏,存在文化系统性风险,为了转移这种风险减轻内部矛盾,为了维持他们的懒惰的低利用高浪费的奢侈生活方式,软的方面,他们就打着环保、皿煮、仁拳等旗号搞阴险的文化宣传,搞和平演变,整颜色革命,硬的方面,他们就以美军为后盾,用美元去收割全球,使产业链底端的国家为其打工,永远成为他们的打工人,他们永远做着人上人。但不管他们是倾泄美国垃圾还是美元垃圾,都存在着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多样性匮乏缺少选择导致的系统性风险,围绕着这个弱点展开措施激发其系统性风险就是我们的致胜之道。
美国人美食少,吃垃圾食品多,容易得肥胖症,美元这么滥印超发,也得了肥胖症,一身肥膘还“三高”,也快要到极限了,而且随着美国人口来到3亿多,其国内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也是来到了他们粗放式利用的极限了,需要转向精细化作业了,但他们愿意吗?吃过鱼香茄子可能知道,这道菜是很费油的,“三高”的人是不能多吃油的,但他们又想吃茄子,怎么办呢?中国人创造出了很多少油甚至不用油的茄子做法。美国人你们会么?想吃么?可以没有肉的哦。
中国人已经历史性地基本解决了困扰数几千年的“挨饿”的贫穷问题,将会有更多的精力再解决外部问题,时与势都在中国这边,但中国人向来讲究求同存异,以和为贵,希望去推动全世界也“二生三”“天下大同”,所以还是期待美国人能够自己转变思路,更多转向解决自己国内问题,自己少吃点肉,少向外折腾别人,更关注自己的主体民族建构,早日完成“二生三”,少让全世界跟着多受罪,不然自己内爆崩溃的日子也不远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不走难的这一步,那可能就要去面对无尽的贫民窟,巴西、墨西哥等国殷鉴不远,甚至未来发生分裂也不是没有可能。
以上瞎猜好多没有查阅数据进行论证,纯属脑洞[狗头]。
《贺新郎·读史》中有一句:“盗跖庄蹻流誉后, 更陈王奋起挥黄钺。”许渊冲的英译是:“Rebels like Dao Zhi and Zhuang Qiao outdid their fame. Chen Sheng revolted then With his axe-wielding men.”。
主要参考文献:
【1】《货币、权力与人——全球货币与金融体系的民本主义政治经济学》2019年版 翟东升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代谢增长论——技术小波和文明兴衰》2019年版 陈平 北京大学出版社
【3】《解构现代化——温铁军演讲录》2020年版 温铁军 东方出版社
【4】《金融学》(第二版) 兹维·博迪,罗伯特·C. 默顿,戴维·L. 克利顿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中国崛起靠什么——崛起是一个不断挨批和冒险的过程》2010年版 阎学通,吴文兵 湖南人民出版社
【全文完】
(文章首发于小酌2020公众号,请关注,不用担心错过重要分析)
长按二维码关注小酌2020
一起来开脑洞
作者其他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