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题目,大家可能会奇怪都江堰与非洲能瞎扯上什么联系呢?别急,且先看下去。
【一】
非洲向舞台走来
2021年1月1日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正式启动,非洲自贸区成员将依照产品类别和各自情况逐步取消例外产品之外的货物关税。非洲自贸区官网和配套数据监测平台也已经上线。这标志着非洲朝着统一市场又迈进了一大步。
非洲联盟55个成员中,54个成员已签署非洲大陆自由贸易框架协定(只有埃及旁边的厄立特里亚没有签署),34个成员已完成本国相关法律程序,成为自贸区正式成员。
非洲大陆自贸区的涵盖的人口达13亿。如果将其视作一个统一市场,全世界十亿级别人口的市场中非洲自贸区三居其一,另外两个是以国家形态存在的中国和印度。考虑到印度莫老仙推动国内税制改革拆除各邦之间的税费壁垒受到各种利益集团掣肘,非洲兄弟的这一步可能会比那个伪装成国家的历史上的地理概念来得更实在,可能会更早地实现统一市场。
可是这样一条新闻,却在世界上似乎毫无波澜。可能是2020年人们都过得太过魔幻,依然沉浸在剧情中无法自拔。美国人还在为他们的大统领选举争吵不休,英国人和欧盟正式离婚, 当然他们还都在忙一件事,就是抗击新冠病毒,自然是不会分心来关心什么非洲了。
不过,还是有一个神秘的东方大国在乎曾经互相帮助过并依然相互支持的黑蜀黍的。这不,东方大国的外长遵循每年首访非洲的惯例,访问了西非的尼日利亚、中部非洲的刚果(金)、南部非洲的博茨瓦纳、东非的坦桑尼亚和印度洋上的岛国塞舌尔。
【二】
亚欧大陆加速整合
大家可能会觉得非中向来友好,这些也没什么好奇怪的,非洲的重要性也没什么太多可突出的。是的,单独一两个事件看确实没有太多可以说道的。但是,我们把一连串事件串联起来,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概念下,就大概能拼出一个基本的框架。
2020年11月15日,东盟十国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五个国家共同签订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2020年11月19日,中国表示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
2020年12月28日晚,中俄两国元首通电话。
2020年12月30日,欧盟签署与英国就未来关系达成的协议。
2020年12月31日,中国与欧盟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从中我们隐隐可以嗅出一点味道,就是欧亚大陆正在加速整合,传统陆权国家间正在加强联系,而传统海权国家正在加速与陆权国家的分离。
【三】
海权霸主不甘寂寞
说到海权国家就不得不提曾经的海权霸主英国。自十四十五世纪经历与法国人的百年战争的洗礼,英国人算是淬火成功,对内基本建立起了相对完备中央集权体系,对外开始对欧洲大陆推行“大陆均势”策略。通过海盗劫掠、贩卖黑奴、贸易欺诈、战争杀戮等等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与西班牙、葡萄牙等争夺海上霸权,全球争抢殖民地,终于在1588年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取得登顶海权霸主的第一步胜利。此后,又打败海上马车夫荷兰,碾碎高卢鸡法国的春秋大梦,最终实现日不落帝国的荣光。
对于欧洲大陆国家来说,英国佬从来都是一根搅屎棍,以海权限制陆权。西班牙人、荷兰人、法国人、德国人、俄罗斯人等无一不是欧洲大陆上的强权,都曾想称雄欧洲大陆甚至是统一欧罗马,但都无一不是被英国人给搅黄了。那怕是等到法国总统戴高乐去世后,1973年1月1日加入了当时的欧共体,后来的欧盟,英国佬也是经常使绊子,难以与欧盟另外两大核心法德两国取得一致,法德两国心里跟明镜似的。所以一开始英国决定脱欧,法德还是想挽留一下的,但为免夜长梦多,陷入脱欧拉锯战带坏其他小兄弟,使得欧盟离心离德而解体,法德也转变思路,让其尽快滚蛋了。时到今日,既然已经退出了欧盟,英国当然是要更好地发扬其搅屎棍这一传统艺能的。
新冠疫情重压之下,也不能阻挡英国人要继续当搅屎棍的强烈愿望。这不,他们要在未来4年内追加165亿英镑军费投入,还声称要派航母来东亚来南海。再加上在中国香港事务上横加干涉,又继续大肆炒作中国威胁,此为何也?难道真的跨越2万多公里跟中国要干一架?非也,无他也,不过是想要钱增加军费增强军力,以对冲其“脱欧”可能带来的损失,保持其国际地位,进一步绑定其“五眼联盟”的大兄弟美国。因为英美本质上都是海权国家,又同是盎撒表亲,在制造业连韩国人都不如的境况下,从欧盟脱离出来后,英国人想到的唯一的出路就是要继续深度绑定美国,以借力实现更强海权,才能在与欧陆国家的争斗中以及搅局欧陆国家中渔利。
扯这么多,就是因为法德等老牌欧陆国家的政治老手们也都早就看到了这一点,故而加速了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赶在2020年最后一天与东方大国共同宣布了一个结果。在欧亚大陆加速整合的趋势下,海权国家也同样在加紧联系,这两种趋势是相互作用相互促成的。
我们再看一个消息,据说在赢得选举前,拜登就因为约翰逊此前与特朗普的亲密关系,曾质疑过约翰逊是否可以成为“盟友”。但盎撒人是谁?人称搅屎棍的是谁?何况还是两根搅屎棍搅到一起,这算哪门子前嫌?面对利益,刚跟你签完约,把酒言欢,如胶似膝,但对能获得更大的利益时,转身就可以把你给卖了,吃干抹净还不带吐骨头的。亚欧都要拥抱在一起了,哪还什么前嫌?赶紧商量怎么一起应对吧:“你们中欧走这么近怎么可以,你们一个锅里吃饭了,那我们吃啥?”
对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美国人是很不喜欢的,拜登政府在上台前就已经关注到,无奈国内疫情压力太大,懂王特朗普又还没认输还搞什么勤王救驾,没法分身分出更多精力再去对中欧谈判搞破坏,也就让中欧领导人能在2020年最后一天宣布这么一个结果了。但协定还并未签订,只不过是宣布谈判完成,后面欧盟各国还要议会批准,欧洲议会也还要批准,路还挺长,现在拜登已经上台了,有的是机会和精力在欧盟这么多个国家中间进行挑拨,海权英美岂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所以陆权中欧尚不可大意。
【四】
海权的陆权保障
其实,海权的实现离不开内部陆权的保障。英国也是在内部完成对大不列颠岛的内部陆权整合,免除或压制了内部破碎的后患后,才为其海上霸权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英国人1707年合并苏格兰,1801年合并爱尔兰,英国的名称正式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完成了内部整合,使内部陆上没了纷争干扰,为后续与法国人、德国人等这样的陆上强权在全球争霸奠定基业。
美国人也走过同样的道路。从最初的东部大西洋岸的十三个州独立,到越过密西西比河,屠戮印地安人,从拿破仑手里买下路易斯安那,再到与墨西哥的战争,抢来比当今墨西哥还大的广大西部地区,实现向西跨入太平洋,还从俄国人手里搞到比新疆还大的阿拉斯加。此后又是开运河,又是修铁路,贯通东西两洋,进行西部大开发,南北战争后奠定乾坤,必然迎来其高光时刻。南北陆上仅有墨西哥和加拿大两个邻国,搞定他们就本土陆权永固,继而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去争夺海上霸权,最终接棒其盎撒老爹英国佬成为一根更大号的搅屎棍了。
实际上,东方大国近几十年来也是类似路径解除陆上威胁后走向海洋的。乒乓小球带动大球转动后,北方边境上的陈兵百万,使得一个老人不得不把那个圈画在了南方的海边。而这一系列的变动,使得历史的天平稍稍向反方向偏转,仅仅十年后,北方边境上的陈兵百万的压力就消失了,陆上的大威胁基本解除了。从此,东方大国可以去拥抱海洋,去争取海权。
可能出乎大家平常认识,中国不但是一个陆权国家,其实也是,或者说更是一个海权国家,发展海洋经济有着极大的天然优势,甚至可能比美国人的优势还要大。大家只要摊开地图或者俯看地球仪,对比一下,在主要大国中,中国所处的位置通过海路去到各大洲海岸基本上都不是最远的,而且中国的海岸线基本上也是最支离破碎的,大大小小到处都是海湾,海湾身后也没有什么高山阻隔,还有不少河流可以深入内陆人口腹地,极利于修建港口,发展海洋运输海洋经济。从当今全球十大港口中国占据七席就可见一斑,当然这背后也离不开中国庞大的人口红利、人民的勤劳和正确的政策等。
这里其实要强调的就是,东方大国从来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是海权陆权一体的。历史的天平总是偏过去了,又要稍稍偏回来一点。当东方大国海权的发展将要与世界中最大的海上强权迎来正面碰撞的时候,又可以往陆权的方向稍稍回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完成正在加速这种回拨。
【五】
陆权的海权压制
大家可能无法理解海权国家对陆权国家对其海权地位的挑战是有多么忌惮。我们再看最近的一个新闻,可能就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样是2021年1月1日,传出消息说新加坡与马来西亚正式取消了新马高铁项目,明面上的说法是“鉴于新冠疫情对马来西亚经济造成影响,马来西亚政府对马新高铁计划提出几项改动意见。两国政府就这些改动意见举行数次讨论,但无法达成协议。”
实际上原因挺简单的,主要是马来西亚要求将该高铁延长至其首都吉隆坡附近的国际机场,但新加坡对此表示拒绝,因为这会威胁到新加坡这个重要的航空中心,进而削弱其港口和航运地位。
当年美苏争霸,苏联是陆权代表,美国是海权霸主。苏联是想与美国争夺海上霸权的,想通过陆权去实现海权,但是它并没有搞定其陆权保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陆上陷入阿富汗这个帝国坟场,意图从此处打通向印度洋的通道而不得,却又与东方大国持续争执,对东方大国欲加陆权大棒。东方大国意识到陆上的威胁更大时,稍稍偏转就扭转了乾坤,使天平倒向了另一方。
【六】
非洲向来孤独
我们再回到非洲视角。大家还是摊开地图或者俯看地球仪,可以看到我们的非洲实际上也是一个孤立海外的大洲,北面是地中海,与欧洲并无陆上相连,西面是与美洲隔大西洋而望,往南靠双脚是走不到冰雪覆盖的南极洲的,东面遥望印度洋,仅东北面在红海和地中海之间有一个小小的西奈半岛与亚洲连着,还被南北向划了一刀修了个苏伊士运河,东西向的陆上连接少得可怜,只有一两座桥连着,此处还靠近中东这个火药桶,向来是纷争烦扰之地。妥妥的非洲大陆也是一个放大版的大岛,与世界其他洲的联系基本靠海运。也就是说非洲要发展基本就只得靠争取海权。
而当今世界也确实是海权的天下,但这海权天下也并非从来如此。从西方视角看,这一切都是从1492年哥伦布大航海开始的,此前一直都是陆权的天下。自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后,达·伽马、麦哲伦等人继续着他们的远洋冒险故事,继续着他们开辟新航路的传说,金钱的诱惑、政治利益的驱使等最终造成海上霸权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新世界的殖民瓜分,海权天下自此确立。
海上马车夫在十七世纪的一系列创新之举造就了今天资本主义的运行体系。搅屎棍英国佬在十八世纪从曾经的日不落西班牙手中抢来了直布罗陀海峡,自己成了新的日不落。高卢鸡在1868年开通了苏伊士运河,后又被搅屎棍给抢了去。而大号搅屎棍在1914年修通了巴拿马运河,开启了新的海霸天下。
然而,这一切故事,总离开不一个背景板,对,没错,不是配角,也不是群演,只是一块黑色的背景板,这块背景板就是非洲。时至今日,西人的眼中非洲仍然只是一块背景板。英国人和西班牙人仍在为直布罗陀海峡争吵,世人却似乎从没有去想一想直布罗陀对非洲好像也挺重要的。非洲大陆就这样一直充当着别人演绎海权故事的背景板。
但这里要说的是,也许非洲的未来并不取决于海权,反而是取决于陆权。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们可能要听一听另外一个故事。
【七】
都江堰从未老去
现在终于可以回应一下标题谈谈都江堰了。公元前316年,秦国取得蜀地,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筑都江堰水利工程,从此长期水患涛天祸害西川的岷江开始被驯服,成都平原得以有序灌溉,造就沃野天府,也为其后秦统一天下奠定坚实经济基础。
图片来自网络
这里要讲一下的是都江堰水利工程所体现的治水思想。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主体工程有三个:一是鱼嘴和金刚堤,二是飞沙堰和人字堤,三是宝瓶口。其治水思想主要是分水,通过鱼嘴和金刚堤分流分沙,四六分水,二八分沙,把岷江一分为二形成内江和外江,外江继续流入岷江水道,内江通过宝瓶口流入其后的成都平原,去灌溉良田。而外江和内江在宝瓶口之前又筑有一道飞沙堰,从飞沙堰的名称就可以看出其作用是用来在旱涝之间调水调沙的,旱时内江水全部流入宝瓶口,涝时内江多余的水就溢过飞沙堰汇入外江排走,以免进入宝瓶口祸患成都平原。而且涝时大水冲击宝瓶口前的河底,形成回旋涡流,把河底的沙石卷起,越过飞沙堰带入外江,从而不会淤积宝瓶口,此所谓“飞沙”的由来。而且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都在发挥着她的功勋作用,都江堰宝刀不老。
这里强调都江堰水利工程分水的治水思想,目的在于引出岷江一分为二的内江与外江,这里的内江与外江就恰比陆权与海权。新形成的内江通过宝瓶口与成都平原连接,恰似陆权国家的加强整合,被分流后的外江继续着它的故事,就好比海洋从未阻挡海权国家的海上驰骋。
【八】
非洲天生丽质
可能你会觉得,说这么多跟非洲黑蜀黍又有什么关系呢?非洲不还是那块背景板?其实讲这么多就是要找出非洲的都江堰所在。非洲大陆其实天生丽质,只不过还需要一番精心打扮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审美标准。
我们再次摊开地图或者俯看地球仪。非洲大陆除东北方向的埃及西奈半岛,还有两个地方有希望与亚欧大陆建立陆路连接。北面能连接欧陆的是前面已经提到的直布罗陀海峡,东面可连亚洲的是与苏伊士运河隔红海相望的曼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南北平均宽约43公里,最窄处在西班牙马罗基角和摩洛哥西雷斯角之间,宽仅14千米,但是它的水深有点太深了,平均水深也有370多米,最深处水深近1200米,修海底隧道难度太大,建公铁两用桥倒是有可能。而曼德海峡长约50公里,宽26~32公里,水深30~323米,修建海底隧道连通对岸的也门共和国应该问题不大。再加上在西奈半岛上,埃及如果能多修建几座铁路桥公路桥跨越苏伊士运河,那么非洲大陆就能够三路进击,与亚欧大陆形成陆路强连接。
非洲三路连接亚欧大陆
通过建立陆路强连接,就是陆权对海权的分流,非洲大陆的原本的孤立海权得以一分为二,恰如汹涌的岷江被鱼嘴和金刚堤分成了内江和外江。但三路到底哪一路才是真正的更适合建立都江堰的地方呢?
北面的直布罗陀海峡水深过深,从技术角度讲,哪怕是修桥也难度极大,资金成本别说是非洲蜀黍了,就是欧洲强权可能也难以承受。从政治上讲,英国佬占着海峡北岸的直布罗陀港口,而西班牙人就在南岸的摩洛哥占着两块飞地,梅利利亚和休达。
图片来自网络
非洲国家摩洛哥倒是想拿回西班牙占着的这两块飞地,却无奈胳膊拧不过大腿。西班牙人也是挺无耻的,自己软蛋搞不过英国人,土地被英国人占了,就去欺负摩洛哥,柿子捡软的捏。所以说想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大陆建立陆路连接难度太大。
北面不行就转头向东。东北方向在西奈半岛原本就是与亚洲相连的。虽然被苏伊士运河切割开,但修桥铺路的技术难度却是最小的。埃及原本在运河上就与日本合作已经修建有一座公路桥穆巴拉克大桥,也在旧运河上修有其他的转体桥,而且现在又在新运河上新建一座主跨340米的双翼平旋开启铁路钢桥。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西奈半岛与以色列很近,多次中东战争的战火把这里烧焦,巴以冲突也在可见的未来难以看到和平解决的曙光,火药桶的旁边似乎也不太适合用作这个非洲都江堰的选址。
最后,我们把眼光瞄向东面的曼德海峡。以曼德海峡的水深和宽度,可以修建海底隧道,也可以修桥。技术上,这在东方基建狂魔面前都不是事儿。君不见,港珠澳大桥已经建成,深中通道也在加紧建设中,平潭海峡公铁两用桥已经通车,类似水深和宽度的东方海峡修建海底隧道应该也规划已定。非洲黑蜀黍请东方大国帮忙修路架桥也是故事颇多,广为传颂。再与中东伊斯兰教兄弟们一道,在这里也修一个海底隧道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而这里也似乎是唯一可行的非洲都江堰可行选址之所在。
问题在于修了曼德海峡海底隧道去连接谁,或者说是为了连接谁才修海底隧道。前面说了非洲大陆自贸区建立起来,它就是十亿人口级市场三居其一,而另外两个就是两个东方大国。只有连接这样级别的市场才用得着修建这样级别的工程。但是印度洋上的那个东方大国,旁边隔着一个它的死敌巴基斯坦,要去连接这个东方大国似乎也在可见未来毫无现实可能。那么唯一剩下的可能就是去连接那个更远一点的东方大国了,而这个东方大国与巴基斯坦好像是以铁兄弟互相称呼,而且两国正在建设前景光明的经济走廊,经此走廊与东方大国连接上,面前的就是一个同样级别人口的全球最大规模消费市场。
连通曼德海峡的海底隧道修通,就相当于筑好了都江堰的鱼嘴,从非洲的海权岷江中分出一路陆权内江。而这陆权内江要实现陆上与东方大国连接,还需要一个宝瓶口。这个宝瓶口的位置在哪里呢?
非洲的都江堰
这个非洲陆权的都江堰的宝瓶口就在霍尔木兹海峡。霍尔木兹海峡东西长约150公里,南北宽56~125公里,平均水深70米,最浅处约10.5米,最深处也不过219米。这样的地质条件,在这里修建海底隧道也同样在基建狂魔面积不是什么难事儿。
这样就可以从非洲的吉布提或厄立特里亚出发,经过曼德海峡海底隧道,向东经也门、阿曼或沙特、阿联酋,再经过霍尔木兹海峡海底隧道,连通伊朗,再到巴基斯坦,通过中巴经济走廊连接东方大国,建立起非洲陆权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曼德海峡海底隧道是鱼嘴,霍尔木兹海峡海底隧道是宝瓶口,而埃及的西奈半岛起到的作用可能更多的是飞沙堰的作用。一个完整的“内江”非洲陆权体系就建立起来了。
同样,作为“外江”的非洲海权体系也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东岸自肯尼亚、坦桑尼亚向南,有不少海岸线上的海湾可以修建优良的深水大港,连通东亚南亚,西岸也是同样。
一两百年前的两大跨洋运河的开通,改变了全球的地缘格局。而如果这两个海峡的海底隧道或/和跨海大桥如果能修通,改变的也可能是千年的地缘格局。而这也就是为什么说非洲的未来,不取决于海权,而取决于陆权的原因所在。
【九】
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
从东方大国的视角来看,这何尝又不是一个新的都江堰呢,但是可能要反过来,鱼嘴变成了霍尔木兹海峡海底隧道,宝瓶口就是曼德海峡海底隧道了。那么两者到底谁更需要这个新的都江堰呢?这里可能存在一个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的区别。
我们先看一个新闻。2021年1月7日,特斯拉股价在7日早段上涨超过5%,迫近800美元(约合人民币5180.8元)历史高位,马斯克的身家升至18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2072.6亿元),以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元97.1亿元)之差力压贝佐斯,取代对方自2017年以来的全球首富地位。
要知道,仅仅在两年多前的2018年,特斯拉被给予厚望的Model 3迟迟无法产出,净亏损达到创纪录的7.85亿美元,再度濒临破产。工作狂马斯克亲自下工厂,终于使特斯拉缓过来。但真正令马斯克缓过来的,是中国上海市政府伸出的援手,是在上海建起的超级工厂的竣工和巨大的产能让埃隆马斯克又重新“站了起来”,在model3的交付现场,马斯克甚至兴奋地“尬舞”,与之前的崩溃状态完全是“判若两人”,进而走上这首富的宝座。
中国需要的是特斯拉这条鲶鱼,来搅活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打造中国自己的优秀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而对特斯拉而言,有没有上海超级工厂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区别。故而可以说对特斯拉而言,上海超级工厂是雪中送炭,而对中国而言,更多的是一种锦上添花。
回到非洲来看,非洲需要的是有人能够帮助其实现工业化,其自身是完全不具备独立建立起工业体系的能力的,而放眼全球唯一能够也有意愿帮助其实现这一梦想的,就只有全球最完备工业体系的神秘东方大国。这个陆权的都江堰正是帮助其实现工业化梦想的陆上通道。自然如果这一陆权都江堰如果能够实现,对非洲来说就是雪中送炭,对东方大国来说也是一种锦上添花。
欧盟要赶在2020年底前把中欧投资协定谈定,也正因为他们想到了,这个协定对他们而言是雪中送炭。疫情困境尚未走出,英国佬这根搅屎棍已经又开始蓄力对欧盟内部团结搞破坏,美国佬更是对中欧走近恨得牙根儿痒痒,这样的境况下,这个协定不是雪中送炭是什么?
【十】
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海权与陆权并不是对立的,海权与陆权是一体的。东方大国是海陆兼备型国家,欧洲大陆其实也是海陆兼备的(前提是把欧洲大陆视作一个整体来看待,而历史上的欧洲国家往往眼光狭隘,致使内部战争不断,直到欧共体欧盟的建立才得以缓解),非洲大陆如果能实现这个陆权都江堰也将变成海陆兼备。从全球来看,海权与陆权也是同时存在的,海权与陆权共同组成了这个蓝色星球。
但是总是有些海权国家,似乎见不得陆权国家强大起来,与陆权国家搞对立,而陆权国家呢,似乎也见不海权国家霸占航路,与海权国家搞对抗。他们似乎从来不考虑陆海是一体,地球是一家。美国人似乎是被美苏争霸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意识到到底是谁的回拨才使得历史的天平偏向了他们那一边。
而产生这一思维惯性的原因呢,可能是在于他们没有东方大国“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智慧,他们只完成了“一生二”,而没有完成“二生三”,只做到了海权陆权的分裂,脑子里想的都是海陆对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零和博弈,而没有再进一步又回到陆海一体,陆海携手共进。这就是只注重分而不注重合的纯分析观,与先分而后合再而衍生的整体观的区别。
举个更通俗的例子,就是人分男女,这是“一生二”,但是男女结合生育小孩并不是“二生三”,夫妻结合组成一个家,把夫妇视为一体这才是“二生三”,夫妻生育小孩这是三生四、三生五,小孩们成年后进而又产生更多个家庭,这就是“三生万物”了。
岷江被鱼嘴和金刚堤分为内江和外江,这是“一生二”,内江和外江又并未完全分开,在飞沙堰还相互联系,实际上就还是一条岷江,这是“二生三”,内江经宝瓶口注入成都平原,养育苍生,外江继续沿岷江河道奔流而去,去养育她流域内的苍生,这也是“三生万物”。
所以把陆海视为一体才是“二生三”,而完成这“二生三”的只能是海陆兼备的,东方大国无疑是其中的一员,欧盟不分裂的话也是其中的一员,俄罗斯、印度估且都算他们也是其中一员。
那么非洲大陆能不能成为其中的一员呢?我猜想是有希望的。东方大国也大力促进其成为其中一员。比如,2020年9月份设立的湖南自贸试验区对与非洲的合作也是着力颇多的。
这里可能还要提一个猜想,那就是非洲大陆在打造自己陆权都江堰之后或者是同时,还要建立起自己的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等金融基础设施,建立金融都江堰。全球金融中心要么是分布在东方,如香港、上海、东京、新加坡等,要么是分布在西方,如伦敦、纽约、旧金山、芝加哥、日内瓦、法兰克福、苏黎世、卢森堡等。从交易时段分布来看,非洲大陆特别是在东非靠近中东地区的地方,建立起自己的金融中心,对东西两端的交易时段进行分流,使得亚欧大陆两端再有一个过渡衔接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是不理智的。非洲能否做成自己的都江堰取决于自身的团结自身的努力,因为陆权都江堰是建立在中东伊斯兰教兄弟们的地界上,非洲只有实现内部团结才能与中东兄弟携手共筑辉煌。而中东兄弟们在吃完石油天然气的老底后,还能躺着收过路费,继续过着悠哉悠哉的生活,岂不美哉?东方大国已经提出到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中东的兄弟也该早作打算了。
RCEP的签订和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完成,对亚欧大陆的整合趋势管住未来二三十年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而非洲陆权都江堰的建设可能要等到三五十年后了。但三五十年后的事儿谁说的准呢?哈哈哈,瞎猜一通罢了!
《念奴娇·昆仑》最后一句是:“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许渊冲的英翻:“In a peaceful world young and old, Might share alike your warmth and cold!”
【全文完】
(文章首发于小酌2020公众号,请关注,不用担心错过重要分析)
长按二维码关注小酌2020
一起来开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