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交通肇事,将行人乙撞成重伤。甲见乙受重伤,心生恐惧,刚想离开,被另一行人丙看到。丙见状要求甲将乙送至医院,甲不肯。丙无奈,动手将甲打成轻伤,逼其将乙送至医院,最终乙得到救治。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
陈某欲得到某项市政工程,将100万元交给刘甲(普通公民),希望其交给管理工程的副市长刘乙(刘甲胞弟),予以说情。刘甲将陈某的请求告诉刘乙,将100万元要交给刘乙。刘乙说:“钱你留着,工程我会帮助的”。陈某因此获得工程。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杜某、朱某合谋盗窃,杜某入室盗窃,朱某在楼下望风。朱某在望风过程中主人吴某回来,朱某担心吴某报警遂将其打成重伤。杜某盗窃成功后出来发现重伤的吴某,也未过问,不予理睬,与朱某携赃而逃。下列关于共同犯罪正确的是()。
王某育有二子,因王某行动不便,王某长子王大拿着王某的遗嘱去公证处办理王某的遗产公证:仅由其长子王大一人所继承,公证员李某为其公证。此后,王某次子王二认为公证书与事实完全不符,向公证处提出复查申请。根据公证救济制度,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清朝乾隆年间,庶民李某去世,其妻李张氏居丧期间,生活难以为继,不得已改嫁本地同姓男子,违反了“同姓不婚”的礼制。李氏族人讼之于官府,当地知县认为,李张氏改嫁触犯《大清律例》的规定,构成风俗教化犯罪。但是,幕僚提出异议说,李张氏生活难以为继、不得已改嫁,如果追究其罪责虽于法有据,但不合情理、有损于妇女名节,至于同姓相婚、违背礼制一事,刑部曾经批复“民俗有之”,因此,也不宜追究。最终,官府并未追究罪责,而是判决准予改嫁。对于本案,下列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 )
2014年12月31日,某企业“材料采购”总账科目借方余额为20万元,“原材料”总账科目借方余额为25万元,“材料成本差异”总账科目贷方余额为3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期末余额为()万元。 A. 48 B. 45 C. 42 D. 22 【答案与解析】 赞 参与讨论{{item.data.meta.comment}}条讨论
2014年12月31日,某企业“材料采购”总账科目借方余额为20万元,“原材料”总账科目借方余额为25万元,“材料成本差异”总账科目贷方余额为3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期末余额为()万元。 赞 参与讨论{{item.data.meta.comment}}条讨论
2014年12月31日,某企业“材料采购”总账科目借方余额为20万元,“原材料”总账科目借方余额为25万元,“材料成本差异”总账科目贷方余额为3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期末余额为()万元。 A. 48 B. 45 C. 42 D. 22 【答案与解析】 赞 参与讨论{{item.data.meta.comment}}条讨论
作者: 2014年12月31日,某企业“材料采购”总账科目借方余额为20万元,“原材料”总账科目借方余额为25万元,“材料成本差异”总账科目贷方余额为3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期末余额为()万元。 A. 48 B. 45 C. 42 D. 22 【答案与解析】 赞 参与讨论{{item.data.meta.comment}}条讨论
2014年12月31日,某企业“材料采购”总账科目借方余额为20万元,“原材料”总账科目借方余额为25万元,“材料成本差异”总账科目贷方余额为3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期末余额为()万元。 A. 48 B. 45 C. 42 D. 22 【答案与解析】 赞 参与讨论{{item.data.meta.comment}}条讨论